法规指南
国内药监
第七章 确认与验证
第一百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Fb-c.png Fb-r.png
第一百三十九条 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条 应当建立确认与验证的文件和记录,并能以文件和记录证明达到以下预定的目标:
(一)设计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本规范要求;
(二)安装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
(三)运行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
(四)性能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持续符合标准;
(五)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一条 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前,应当验证其常规生产的适用性。生产工艺在使用规定的原辅料和设备条件下,应当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二条 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或厂房)、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发生变更时,应当进行确认或验证。必要时,还应当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三条 清洁方法应当经过验证,证实其清洁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清洁验证应当综合考虑设备使用情况、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取样方法和位置以及相应的取样回收率、残留物的性质和限度、残留物检验方法的灵敏度等因素。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四条 确认和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行为。 首次确认或验证后,应当根据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情况进行再确认或再验证。 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应当定期进行再验证,确保其能够达到预期结果。 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五条 企业应当制定验证总计划,以文件形式说明确认与验证工作的关键信息。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六条 验证总计划或其他相关文件中应当作出规定,确保厂房、设施、设备、检验仪器、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等能够保持持续稳定。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七条 应当根据确认或验证的对象制定确认或验证方案,并经审核、批准。确认或验证方案应当明确职责。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八条 确认或验证应当按照预先确定和批准的方案实施,并有记录。确认或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当写出报告,并经审核、批准。确认或验证的结果和结论(包括评价和建议)应当有记录并存档。Fb-c.png Fb-r.png
第一百四十九条 应当根据验证的结果确认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Fb-c.png Fb-r.png
第一章 范围
第二章 原则
第三章 验证计划
第四章 文件
第五章 确认
第六章 工艺验证
第七章 运输确认
第八章 清洁验证
第九章 再确认和再验证
第十章 术语
FDA
Sec. 211.67 设备的清洁与维护 Fb-p.png Fb-g.png Fb-r.png
(a) 适当间隔一定时间,对设备与器具进行清洁、维护和适当的根据药品性质进行消毒和/或灭菌,以防止故障与污染改变药品的安全性、鉴别、规格、质量或纯度而超出官方或其他既定要求。 Fb-p.png
Sec. 211.84 原辅料、药品容器及密封件的检验、批准或拒绝Fb-p.png Fb-g.png Fb-r.png
(d) 样品应按下述要求进行检查和检验:Fb-p.png
(2) 应根据所有有关纯度、规格和质量的书面质量标准,对每个原辅料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合格。如果生产商对此原辅料至少做了一个特定鉴别试验,而且生产商通过适当定期验证供应商的检验结果,建立了对供应商分析的可靠性,则供应商的原辅料分析报告书可以代替生产商的此类检验。 Fb-p.png WL1.png
(3) 根据所有适当的书面质量标准对容器和密封件应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合格。如果生产商至少已对此容器/密封件进行了目检,而且生产商通过适当定期验证供应商的检验结果,建立了对供应商分析的可靠性,则供应商的检验证明可以代替生产商的此类检验。Fb-p.png
Sec. 211.100 书面操作规程;偏差Fb-p.png Fb-g.png Fb-r.png
(a) 应制订生产和工艺控制的书面操作规程,以保证药品具有所声称的或表明拥有的鉴别、规格、质量和纯度。此类规程应包括该子部分中所有要求。这些书面规程(包括任何变更)应由相应的部门起草、审核和批准,并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 Fb-p.png WL1.png
FDA 工艺验证 一般原则与规范 - 2011/01[6] 译文
该指南中,工艺验证被定义为:收集和评估从工艺设计阶段到商业化大生产阶段的数据,并用这些数据科学的证明该工艺能够有能力持续稳定地生产出优质产品。工艺验证涉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和生产中发生的一系列活动。该指南将工艺验证描述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工艺设计:基于开发和工艺放大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定义商业化生产工艺。
-
第二阶段 - 工艺确认:在该阶段,对工艺设计进行评估,以确认该工艺是否有能力进行可重现的商业化大生产。
-
第三阶段 - 持续工艺确认:在日常生产中持续保证工艺处于受控状态。
EU
EU GMP Part I 通则[7] 译文
5.23 验证研究应当强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并按照预先确定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实施。应记录验证结果和结论。
5.24 釆用新生产处方或配制方法前,应当验证其常规生产的适用性。生产工艺在使用规定的原辅料和设备条件下,应当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5.25 应当对影响产品质量和/或工艺重现性的重大工艺变更进行验证,其中包括设备或物料的任何变更。
5.26 关键的工艺和规程应定期进行关键的再验证,确保其仍可达到预定结果。
EU GMP 附录15 确认和验证 - 2015/10[8] 译文
通则
1、确认与验证的组织和计划
2、文件记录,包括VMP
3、设备、设施、公用系统和系统的确认阶段
4、再确认
5、工艺验证
6、运输确认
7、包装验证
8、公用设施确认
9、检验方法验证
10、清洁验证
11、变更控制
12、术语
ICH
ICH Q7A 原料药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南 - 2000/11[9] 译文
12验证
12.1验证方针
12.2验证文件
12.3确认
12.4工艺验证的方式
12.5工艺验证程序
12.6已验证系统的定期审核
12.7清洁验证
12.8分析方法的验证
WHO
WHO GMP 通则 - 2014/06[10]
4.Qual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4.1 In accordance with GMP, each pharmaceutical company should identify what qual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work is required to prove that the critical aspects of their particular operation are controlled.
4.2 The key elements of a qual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programme of a company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and documented in a validation master plan.
4.3 Qual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should establish and provide documentary evidence that:
(a) the premises, supporting utilities, equipment and processes have been 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GMP (design qualification or DQ);
(b) the premises, supporting utilities and equipment have been built and installed in compliance with their design specifications (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 or IQ);
(c) the premises, supporting utilities and equipment operat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design specifications (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 or OQ);
(d) a specific process will consistently produce a product meeting its predetermined specifications and quality attributes (process validation or PV, also called 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or PQ).
4.4 Any aspect of operation, including significant changes to the premises, facilities, equipment or processes, which ma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should be qualified and validated.
4.5 Qual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one-off exercises. An on-going programme should follow their first implementation and should be based on an annual review.
4.6 The commitment to maintain continued validation status should be stated in the relevant company documentation, such as the quality manual or validation master plan.
4.7 The responsibility of performing validation should be clearly defined.
4.8 Validation studi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GMP and should be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predefined and approved protocols.
4.9 A written report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recorded and the conclusions reached should be prepared and stored.
4.10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validation performed.
4.11 It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that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test methods, automated systems and cleaning procedu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