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 仪器与设备

歪念经:用好移液器

个人总结,请勿盗用。但可以个人学习和内部借鉴。
评分 评分评分评分评分评分
阅读 662 收藏 3 赞同 2
手机端查看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即可在手机上查看
之所以有这个主题,是因为我当实验员的时候,用它时吃过亏。
所以,随着知识积累和视野开阔,终于在上周,有时间把它整理成文字了。
咱们这一期就分几项,说说移液器。
那么一说移液器,可能大家头脑里边就想到了各种各样的东东。
除了刻度吸管和单标线移液管之外的,只需要换吸头的东西,那个不一定是移液器。咱先看看什么不是移液器。比如,移液管助吸气,那么它就不是移液器,它只是起到了一个电动吸气的作用,只能算作是一个辅助器。它定量还是靠的刻度吸管。另外它的排液方式有重力排液和电子辅助排液两种,当然了电子辅助这种排液的,精度等同于“吹”或者是“out”的那种,那么重力排液就相当于是“in”,也就是说尾端会有残液的那种。
通常这种移液管助吸器用于大容量的一些刻度吸管,这时候如果依然用洗耳球明显就不方便了。那么,类似的还有哪些?比如:
※连续分液器。它可以吸满以后按你设定的量程,多次往外打,打相同的体积。
※瓶口分液器。如果是大家在仪器组,可能用的比较多。
虽然是各家也都有贴校准签,那么它的容量精度其实就是百分位,精度能达到千分之0.5%~1%之间。

那么什么是移液器?
1.1咱们可以看看有哪些类型的,常见的那就是手动的,手动的它有什么特点?就是成本比较低,而且容易调节,而电动的就稍微的成本高一点,但是它效率会高。如果是考虑精度,移液器的精度能达到多少?它能达到0.1%~1.0%。也就是说,如果是容量越高的时候,那么它的精度通常也是越高,如果是容量小,它的精度就没有那么高。
移液器的容量如何精准?
1.2精准靠的是活塞,当然,活塞有的是内置的,有的是外置的。移液器的排液方式也有两种,气压排液的和电子辅助排液。手动的那种是气压排液。
移液器长啥样?
1.3见三个图(含类型,感谢图中公司的课件介绍)。

歪念经:用好移液器

歪念经:用好移液器

歪念经:用好移液器
移液器准不准?
这个我的枕边人比我专业,我就不得瑟了,咨询她之后直接上图。

歪念经:用好移液器
咱们说怎么使用?
1.移液器使用之前肯定是分体的,涉及到吸头和仪器本身。装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匹配吸头和移液器的最大容量,否则容易造成漏液或者其他的机械问题。再就是说仪器的插头和吸头的插嘴:插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选用的就是旋转法,而不是说使劲往里边按一直到插不动的位置。旋转法这个还是有一些优势的,对器具的长期寿命是比较友好的。另外需要考虑的就是多道移液器装配后的手工检查。如果你多道移液器没有各个端子的O型环,你要逐个手工检查,否则容易造成你的数据不重现。
2.再一个就是调整容量的时候,一般是先调过量,然后往回调。这样能够确保容量一致性或者说数据的准确性要比只调到规定刻度数要好一些。还有一些移液器,比如对于吸附性比较强的溶液,就有可能涉及到浸润了;甚至说一些非有机的有一定挥发性的,那么会涉及预饱和(一般第一次移液弃去),这样也能更准一点。
3.下一个就是取液的时候应该是直上直下的。这个原理就不讲了(高中物理知识)。
4.然后再说排液的方法。排液的时候它分两种情况:
一个是整取全排。也就是取液的时候第一停点正好就是要的那个体积数,排的时候推到底儿,没有残液则一次取液完成。这种方法要求熟练度要高一些,稀溶液可以用,适合贵重量少的样本溶液。
另一种是多取整排。员工熟练度低的时候、高浓度/有些黏性的溶液、溶液比较充足时,可以用这种。
当然,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建立在熟练的应用能力的基础上
***注意:有些有机溶剂(如丙酮等)、挥发酸碱等应慎用或使用适配的专用款***
5.最后是用完的5S管控。斜放或者是直上直下放到你的移液器架上。一个好的习惯:调回到它的最大量程。

那是不是一个人来了以后,咱就可以拿起这把移液器使用呢?
不是。还要涉及到对于这个人的考核。就是说移液器的使用是需要资质认可的。不像移液管,它的可检查的时机很少,而且可目视检查的程度越低,所以要考核这个人能不能用移液器。
考核方法就类似于期间核查(后面有介绍)。这时候一般是单点检查也有的移液器公司建议重复10次,作为人员考核和校准的基准。
那么,怎么检查这把移液器到底是好或者是坏?
那么可以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说目视检查法,也就是类似于检定之前的外观检测;还可以使用带有容量环的吸头进行辅助监控。
再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期间核查。也就是说按CNAS校准实验室的一些规范,建立你的自己实验室内部的核查机制,定期核查或者维护后校准。

再说一说怎么维护吧。
我是人懒事多,直接百度百科截图了。建议的保养就是至少每隔三个月。也就是在期间核查和计量校准的节点之间,做一次维护(当然维护后要有核查或则校准)。

歪念经:用好移液器

上面啰里啰嗦说了一大堆,最终目的是做到精准。
分三种情况:
A最不准的情况是标准靶的测点均匀随机的分布,没有任何规律性。这时候说明人员的能力水平不够,得多训练,以使达到一个稳定的操作手法和能力。
B还有一种情况是“跑偏”。分两个现象:①无论是这个人使这把移液器,还是是这个人使用其它移液器,他的数据都往一个区域数据偏离。②任何人使用同一个移液器,数据都往一个方向去偏。这个时候要么人的能力有一个固定偏差,要么是移液器需要维护校准。
C最好的状态时次次10环。也即:能力充足的状态下(移液器本身没有系统偏差,,人的能力是经过考核的而且也是很稳定的),数据很精密很稳定。这种能力显然就需要继续保持了。
打完收工。收录或转载的请告诉我一声,否则视为我被“冒犯”。
发布于 2022-08-07 23:42:43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评分
评论
2
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