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 被收录1次
实验室管理 生物检查

一文掌握培养基操作管理注意要点

规范实验室对培养基的管理,确保培养基满足检验或验证的要求
评分 评分评分评分评分评分
阅读 567 收藏 8 赞同 1
手机端查看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即可在手机上查看
一、培养基的采购
QC微生物实验室根据试验及验证的需求,制定培养基的采购计划,并送交物料储运部门统一采购。


二、培养基的接收

培养基由物料储运部门购买后,由质量管理部QC部门的微生物检验负责人填写《培养基购进接收记录》,并确认培养基名称、数量、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生产厂家,确认无误后,取部分培养基样品,交微生物实验人员

微生物实验人员按培养基的种类进行必要的验证试验和质量检验,并将验证质量报告给微生物检验负责人和QC主任。

微生物检验负责人确认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对培养基进行正式接收,并办理入库登记。
对新入库的培养基按培养基保存的规定进行存储,并将相应的培养基质量检查报告进行整理、统一归档保存。


三、培养基的质量检查
本实验室使用培养基为脱水干燥培养基和成品培养基(接触碟),根据药品检验目的,使用的培养基处方应符合现行药典规定。


四、外观检查
灭菌前后培养基颜色变化:如灭菌后颜色过深,表明灭菌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引起营养成分炭化。
 培养基透明度:如含难溶性物质琼脂、卵磷脂等易引起培养基混浊,应做过滤处理。
 含氧量检测:用于无菌检查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其含氧层(粉红色层)不得超过容器总高度的1/3,否则应水浴加热驱氧,只限加热一次。


五、pH值检查

灭菌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使营养成分降解而使pH降低,故在灭菌前、后分别测定pH值(可分装小瓶培养基专用于此项检查),变化值不能超过规定值的±0.2.


六、无菌性检查
抽取同批培养基中的2瓶培养基所要求的条件(温度,需、厌氧环境)中培养7天,观察是否有菌生长。
成品型培养基,可将所有培养基于30-35℃预培养3-5天,以发现并剔除污染培养基。


七、培养基促生长检查
对每个不同批号采购入库的干粉培养基应进行灵敏度检查,即培养基促生长性检查,确保药品无菌检查、限度检查等试验或验证中所用到的培养基质量的可靠性。


八、无菌检查用培养基促生长检查
 按培养基说明配制培养基,并用已验证的灭菌程序进行培养基灭菌。
 向每瓶培养基内分别接入试验菌株,每瓶接种量为不大于100CFU,每个菌种接种两瓶培养基
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TGB)接入的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培养条件:30~35℃,3天。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接入的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培养条件:32.5℃,3天。接入白色念珠菌、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条件:20~25℃,5天。
 若在规定天时间内可明显观察到培养基内有微生物生长,则证明此培养基合格
 微生物限度检测用培养基促生长检查
用于菌落计数的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①混合平板法接种<100CFU试验菌。
②培养48~72小时,计数,待检查培养基上微生物数量不得低于对照的70%。
用于控制菌检查的富集培养基促生长检查
①制备100ml液体培养基。
②每瓶接种<100CFU个菌(CFU),每个菌种接两瓶,置于指定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16~18小时后观察,有微生物生长,证明此培养基合格。

九、成品型培养基促生长检查
①可将所有培养基于30~35℃预培养2~5天,以发现并剔除污染培养基
②成品型培养基平皿与已知质量保证的同类型培养基平皿各3个,根据培养基的类型,选取试验菌株配制成<100CFU菌液,接入到培养基平板上,并于指定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48~72小时,观察并计数,待检查培养基上微生物数量不得低于对照的70%。
培养基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则此批培养基应拒绝入库或予以废弃。
经过适应性检查合格的成品培养基,需存放在20℃以下的阴凉房里面。


十、培养基领用、配制和使用
每一培养基新开使用时,都必须做好开瓶记录,记录培养基名称、批号、开瓶人及开瓶日期。
每次配制培养基时均需要详细填写《培养基领用、配制、使用记录》。
培养基配制和使用具体操作



十一、材料的准备
注意:检测用培养基通常为干粉培养基,使用前检查其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被污染、有无结块
培养用器材在使用前都必须按要求进行清洁处理,并在灭菌前作包装处理(包装材料应能使灭菌介质穿过或不影响热传递。如湿热灭菌可选用牛皮纸或布袋,干热灭菌可选用不锈钢材料),以确保灭菌后的培养用器材可保持无菌洁净状态。
同批量用的器皿必须满足规格、性能和大小一样,专用的器材(如抗生素效价)需要特殊处理和管理。
培养器材的选用按下表执行:
一文掌握培养基操作管理注意要点


十二、培养基的配制和分装
 按培养基的说明书所示比例称取适量。
用纯化水加热溶解,并不断搅拌,避免培养基结底碳化,如有不溶物,可采取过滤处理。
 若分装至玻璃器皿、搪瓷器等适宜容器,装量不应大于容器体积的2/3,装塞包扎。
 液体培养基制备后必须冷至室温(25℃)检测其pH值,其pH值应高于标准规定的下限0.2左右(灭菌后的培养基PH值将下降0.2-0.3),如不符合要求可用1mol/L的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再行分装。
制备斜面培养基时,培养基灭菌后,将试管或茄形瓶取出(不低于45℃),倾斜(与水平面成300)放置,待冷却凝固。


十三、 培养基和器材的灭菌
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于两小时内灭菌,否则应弃去重配。
常用物品的灭菌方式列表如下:
一文掌握培养基操作管理注意要点


十四、培养基只能进行一次蒸汽灭菌处理。
灭菌分装好的培养基应及时抽取适量用于检查外观、pH值、无菌性,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符合要求,具体操作参照4.3“培养基的质量检查” 。


十五、培养基和器材的存储
注意:培养器皿灭菌干燥后,应及时送到洁净区,并检查包装是否破损,如胶塞有破损,应剔除。
 培养用器材灭菌后应及时使用,保存在洁净区的灭菌培养器皿必须在一周内使用。
 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可待其冷却至45~50℃时倾注平皿,凝固后在30~35℃培养2天,剔出有菌生长平皿,其余可于4℃保存3周
不同规格平皿培养基注入量建议按下表执行。需要准确的注入量(如抗生素效价检测)的必须采用量具分装。
一文掌握培养基操作管理注意要点

 暂时不使用的培养基应按4.5“培养基的保存”,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进行保存。


十六、培养基的使用
 培养基灭菌后应及时使用,保存后的培养基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基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用于无菌检查的硫乙醇酸盐液体培养基其含氧层高度不得超过总高度的1/3,否则须水浴加热除氧(只限加热一次),待冷却至室温方可使用。
配制培养基时称量要迅速以免吸潮而影响称量的准确性,所用溶解用水为纯水
固体培养基的融化采用光波炉,不宜再次高压蒸汽或电炉融化,待冷却至45℃左右时方可使用
根据试验方法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及试液,并及时做好产品信息标签,按规定温度和时间放置,逐日观察,记录结果。
 培养基的废弃处理:使用过的培养基应高压灭菌后再废弃。


十七、标签及记录

批号的编制:已配制的培养基按各岗位代码+类别与代号+配制日期(年月日各取二位)+在此配制溶液的流水号,中间用“-”隔开。

即:○-□◇◇-△△△△△△-☆☆。

○:为各岗位代码。微生物为W。

□:为类别,P为培养基。

◇:为此培养基的代号

△△△△△△ :为年、月、日的后两位。

☆☆:为此配制溶液的流水号。

如:营养琼脂培养基的配制批号为W-P01-190206-01(W表示微生物岗位,P01表示培养基的类别与代号,190206则表示配制此营养琼脂培养基的日期为2019年02月06日,01表示此配制溶液的流水号)。
 各培养基或溶液的代号列表:
一文掌握培养基操作管理注意要点

已制备好的培养基须贴上标签,标明内容物的名称、配制批号、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人、贮存条件。

 

十八、已灭菌培养基放置于指定的存放处。
 所用标签及标签上文字应经受住水或一般消毒剂的浸湿而不脱落或模糊不清,可选用黑色墨水笔或油性记号笔书写。

 注意
配制培养基应填写培养基配制记录以供追溯检查,内容包括:名称、批号、生产厂家、规格或数量、保质期、开瓶日期、配制方法、配制日期、领用量、配制量、配制人、培养基灵敏度检查、称量数、使用情况、用量、用途、使用人。
 用于环境监测的培养基平皿要填写相应的环境监测平皿制备和使用记录,具体内容包括:名称、编号、配制日期、数量、仪器设备编号、操作人、复核人、平皿培养基类型、平皿总数、发放日期、领用人等



十九、培养基的保存
实验室购买的培养基为脱水干粉,应避光储存于25℃以下阴凉干燥处,开过封的干粉培养基应盖紧存放,开封后约每半年再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已配制并灭菌的培养基储存于非密闭性容器内,如试管三角烧瓶,则置2~25℃阴凉避光处储存,其使用期限为三周
已配制并灭菌的培养基若储存于密闭性容器内,如螺旋盖瓶、扎盖的西林瓶,应在使用的前、后分别对培养基的外观形状进行检查。
实验室购买的成品型培养基(接触碟RODAC),若是真空包装,可根据厂家提供的储存条件进行保存;(置于2-25℃的阴凉房)。对于已开封的成品型培养基,置2~25℃阴凉避光处储存
培养基保存时必须做好相应标识,按4.4 “培养基配制和使用”注明培养基的名称、有效期等标示,分别集中放置在培养基存储柜中,以防混淆。



二十、培养基的废弃处理
注意:对已过有效期、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培养基应立即停用,报废处理;使用完废弃的培养基,按照《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程》处理。
发布于 2022-08-22 13:00:55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评分
3
1
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