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 被收录3次
研发注册 药品研发

非无菌药品的控制菌检查相关问题汇总

一、控制菌检查的定义及范围是什么?控制菌检查法系用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生物。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符合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包
评分 评分评分评分评分评分
阅读 1174 收藏 14 赞同 8
手机端查看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即可在手机上查看
一、控制菌检查的定义及范围是什么?
控制菌检查法系用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检查供试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生物。当本法用于检查非无菌制剂及其原、辅料等是否符合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验,包括样品取样量和结果判断等。
二、控制菌检查的一般检验原则及一般要求有哪些?
1.样品中污染微生物的分布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在供试品制备过程中,要有利于样品中微生物均匀分布,以真实反应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对于不溶的样品需要注意供试液制备时注意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等方式确保样品混匀。
2.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按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
3.供试液制备及实验环境要求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如果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应尽可能去除或中和。供试品检查时,若使用了中和剂或灭活剂,应确认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供试液制备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应确认其对微生物无毒性以及与所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的相容性。
4.控制菌检查中设计分离的分离鉴定、阳性菌株的使用等试验操作等,应在专门的阳性菌实验室进行。阳性菌实验室应符合二级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SL-2),阳性菌实验室应配备生物安全柜。
注:对于日常检验检出就需要进行分离鉴定,即使不是目标菌也应进行分离鉴定并根据分离鉴定的结果进行评估。
三、进行控制菌检查的意义有哪些?
1.非无菌药品需要根据其用药途径、目标人群的用药特点等进行一项或多项控制菌的检查,以此为患者的用药安全负责。
2.非无菌药品中可能的微生物污染来自水系统、原料、辅料、设备、人员和环境等,生产的过程控制和生产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了控制菌,则表示在某环节出现了污染、控制措施处于失控状态或生产工艺异常,提示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偏差调查并采取必要措施。
四、不可接受微生物
1.除进行药典规定的控制菌外,还需要检查检查其他微生物吗?为什么?都有哪些?
答:除要进行药典规定的控制菌检查外可能还需要检查其他具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美国的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要求对于非无菌产品,需要建立并执行适当的书面程序以防止不可接受微生物的污染。上述标准和法规均提到了非药典规定的控制菌,但又有许多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如果非无菌药品中存在足够的数量,通过用药途径可能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则这类菌叫做不可接受微生物(objectionable microorganisms)。最典型的不可接受微生物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BCC)、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粘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2.怎么判断是不是不可接受微生物?
答:由于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不可能像控制菌检查法似的列出出需要控制的不可接受微生物,可以通过参考和查阅致病菌相关的手册、数据和文献,去判断分离菌是否属于不可接受微生物。
3.检出不可接受微生物该怎么处理?
答:对于非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如果在生产环节或终产品中检验出不可接受微生物,应根据分离微生物的数量、鉴定结果、原料、辅料及制剂的特性和用途、制剂的生产工艺、药品的使用方法、用药人群等因素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作出是否放行的决定,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五、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相关问题
1.对照培养基来源有哪些?没有对照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怎么进行适用性检查?
答:对照培养基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制并分发。在没有充分验证支持情况下,国内对照培养基临时还是不能使用上一批次验收合格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基,如果要使用需要做一些验证支持,至少要证明自己的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等。
对于没有对照培养基的选择培养基,建议通过与无选择性的培养基对比确认其促生长能力(需注意是否进行回收率的判断,药典并未强制要求判断回收率),根据菌落形态特征等判断其指示特性,抑制能力根据药典要求进行试验即可。
2.药典所列控制菌有哪些?其检验需要哪些培养基?相关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非无菌药品的控制菌检查相关问题汇总

3.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项目有哪些?有哪些要求?如何进行?
(1)检查项目及要求
项目 接种量 培养时间及结果 抑制能力 >100cfu 不短于规定的最长培养时间,结果为阴性。
(2)检查方法
Ø 液体培养基:直接接种,观察培养基是否浑浊。需要注意接种体积不能建议超过培养基体积1%(方法适用性检查时是10%),其次表面生长、均匀生长、沉淀生生长是不同的,不能单纯依照浑浊与否来判断结果。
Ø 琼脂培养基:一般是涂布法,接种量0.1ml-0.2ml,至少2皿。比较菌落特征(菌落大小、形态特征),是否生长。接种时主要表面要干燥。
六、控制菌检查
1.各种控制菌检查过程中为什么选择TSB进行增菌培养?
因为药品生产过程中会有温度变化、酸碱变化、渗透压变化、机械剪切等各种因素会使可能存在的污染菌收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直接选择性的培养基进行增菌培养可能无法获得阳性结果。使用无选择性的培养基培养,可以使受损伤的细菌得到修复,提高检出率。
2.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检查,中国药典为什么规定预培养2小时?为什么不跟美国药典一样是2~5小时?
现在20~25℃预培养不超过2小时的目的是:使细菌复苏但是不增殖,再进行选择性增菌,最后通过VRBG筛选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阪崎肠杆菌和是沙门菌在TSB中2~5小时呈增殖趋势。
3.大肠埃希菌在哺乳动物中常见,为什么要作为控制菌?
Ø 大肠埃希菌-哺乳动物肠道常见的及生物,反应样品是否被粪便污染的指标菌。
Ø 大肠埃希菌与人体是共栖关系,但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体内组织创伤时,可能会引起感染。
3.MacA本身就具备选择能力?为什么使用MacB进行选择培养?
Ø 大肠菌群及沙门氏菌等均可在MacA上生长。
Ø MacB增加结晶紫,选择能力强于MacA,培养温度42~44℃是区分大肠埃希菌和其他大肠菌群的关键条件。
4.RV培养基为什么需要115℃灭菌?
RV培养基通过氯化镁和孔雀绿的共同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和伤寒菌的生长(需注意配方MgCl2.6H2O分子量203.3,MgCl2分子量为95.2,不同配方存在不同。其次无水氯化镁的引湿性,六水合氯化镁不易与其他成分混合)。
六水合氯化镁在110℃开始失去部分氯化氢而分解,强热转为氧氯化物;
在熔点118℃时热熔分解,释放出HCl气体而变成氯氧化合物。这可能是规定115℃的可能。但是以上性质是六水合氯化镁的特征,氯化镁溶液是否存在以上性质暂未可知。
5.为什么外用制剂都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外伤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外用制剂的必须控制项目。
6.梭菌检查为什么需要加热或加入抗生素?
梭菌的检查,厌氧或微需氧的芽孢杆菌。形态复杂多变,梭菌属于细菌芽孢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对新霉素、卡拉霉素、强大霉素等抗生素不敏感。耐高温耐干燥。
TSB 80℃加热10分钟,杀死可能的杂菌繁殖体,使梭菌具有生长优势或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中加入庆大霉素抑制杂菌。
7.白色念珠菌和白假丝酵母啥关系?为什么要控制?
白色念珠菌-学名白假丝酵母,对营养要求不高,最适生长条件pH4.0-6.0,可在一般细菌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形态因培养基的不同变化很大。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浅部念珠菌和深部念珠菌病,其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力最强。随着光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制剂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和宿主之间的关系不断发展变化,体内环境平衡紊乱、菌群失调,致内脏真菌感染的病例日渐增多,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最高。
8.为什么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怎么选择相应代表菌株?
在建立供试品的控制菌检查法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射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时,应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检查法的可靠性进行确认,即方法适用性。在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时,按各供试品微生物限度项下的规定(给药途径)选择相应的菌株,并按供试液的制备和控制菌检查法所规定的方法进行。
发布于 2021-07-31 13:18:11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评分
3
8
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