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 被收录1次
研发注册 申报注册

“药审专家都愤怒辞职了,凭啥药监局高官还不下来?”

药审专家愤怒辞职后,民众把矛头对准了药监局。这是在重现艾滋病药物的悲剧。6月16号,美国公共公民组织致信卫生部部长,呼吁对审批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三名食药监(FDA)高层进行处理,要求辞退或者撤职查办。
评分 评分评分评分评分评分
阅读 936 赞同 7
手机端查看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即可在手机上查看
药审专家愤怒辞职后,民众把矛头对准了药监局。这是在重现艾滋病药物的悲剧。
6月16号,美国公共公民组织致信卫生部部长,呼吁对审批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三名食药监(FDA)高层进行处理,要求辞退或者撤职查办。这三名对审批通过拥有最大权限的高层包括FDA的代理局长、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主任及CDER神经科学办公室主任。
这不是渤健新药审批后的第一个社会事件,6月7号获批后,一位曾反对该药物的专家就辞去了委员会职务。(此处加入文章链接)而后又有两名专家主动辞职,认定渤健Aduhelm获批“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差劲的药物批准案例”。
关于这事,有舆论认为FDA或许是有私心,让资本界继续往阿尔茨海默病投资,让头部企业先获利,而且万一四期临床不好,还可以撤市,不过这钱也到手了而已。也可能是对标某国的那款药品,市场经济意义更大一些。
但首个批准药物的替代终点认定非常重要,多年的临床试验已经明确淀粉样蛋白清除率不是一个有效性标准。却还是选择这样做,相当于有人在长跑竞赛中选择了一个近距离目标作为终点,然后比赛组竟然认可了这个目标有效,后面势必会有很多人放弃真正的目标,而选择这个错误目标为终点
不然你看,渤健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被FDA批准后,拥有同样药物原理的Acumen Pharmaceuticals 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肯定是认定这是一个好的影响才会选择这个时机提交申请。之前大家对于清除淀粉样蛋白的态度还没那么坚挺,但渤健给各路英豪提供了一个盈利思路。淀粉样蛋白的结论,顿时暧昧了起来。
和Acumen的候选药物ACU193差不多,礼来开发的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Donanemab单抗药物二期临床已经明确,淀粉样蛋白得到了有效消除。甚至可以推测,后面Alzheon、Alzinova、Cognition、ROCHE等公司可能也会把自己研发过的淀粉样蛋白消除用药作为发力点。反正要么产品上市补充研发费用,要么作为热点在股市激荡一番,赚个车马满载。

“药审专家都愤怒辞职了,凭啥药监局高官还不下来?”
就是从论文数量来看,阿尔茨海默病也绝对是一个常写常新的热点。对于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疾病而言,任何一个新发现,都是有意义的。

“药审专家都愤怒辞职了,凭啥药监局高官还不下来?”

当然,这病确实很急缺药品。但有些事急不得,为了拿到新药,很多时候民众会忽略一些专业人士的冷眼光。之前艾滋病上有过类似案例。
1984年,一个关注艾滋病治疗与教育的机构,呼吁监管机构加速针对艾滋病药物的批准。而当时对于艾滋病的了解甚至不如现在对阿尔茨海默病,然而对于药企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营销机会。无论企业大小,大家都一无所知。从小牛胚胎提取物到含人尿的注射液,再到蛋黄奶昔,任何一种新的药品或者治疗方法走红,立马带动其他的制造商跟进。甚至于缺乏试验数据的利巴韦林,也因为曾尝试用于治疗艾滋病,直接导致从墨西哥走私。到了1987年,墨西哥的利巴韦林因此价格涨了30倍!
在这个背景下的快速审批,打破了原有的秩序,大量药物被用于病人,导致的灾难不比艾滋病本身小多少。最终激进的团体们不得不承认,过度渴求药物上市,使得很多具有不良反应却没有实际效果证明的药物被滥用。
历史经常出现循环,当一个教训被忽视时,循环就再次出现。老龄化带来的阿尔茨海默病恐慌或者药物期待,使得资本永不停息的运作,带动了一个个所谓的尝试,哪怕已经证明无效也愿意去试用。这是人类固有的求生欲望,但作为监管方,也应该明白,资本的作用是有限的,资本无法从根源改变一个疾病的机理。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矩,在疾病面前,资本出钱只是一个诱饵罢了。我们希望疾病消除,但用这种不负责的审批行为,只会适得其反!

发布于 2021-06-18 22:59:10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评分
1
7
收藏
更多